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孩子们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责任。吊兰插花艺术教案中班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以下是我对吊兰插花艺术教案中班的反思。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吊兰插花艺术教案中班是根据幼儿园教育大纲和孩子们年龄特点设计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吊兰的习性、特点,学会简单的插花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过程与反思
1. 活动准备
在活动开始前,我认真准备了吊兰、花瓶、剪刀、胶带等工具和材料。我还查阅了大量关于吊兰插花艺术的资料,以便在活动中给予孩子们正确的指导。
2. 活动开展
(1)导入:通过讲述吊兰的故事,激发孩子们对插花艺术的兴趣。
(2)讲解吊兰的习性、特点,让孩子们了解吊兰的生长环境。
(3)教授简单的插花技巧,让孩子们动手实践。
(4)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吊兰插花。
3. 活动反思
(1)寓教于乐,激发孩子们兴趣
在活动中,我注重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如讲述吊兰的故事、展示优秀作品等。这样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
(2)注重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吊兰插花艺术教案中班要求孩子们亲手操作,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我耐心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体验插花的乐趣。
(3)注重审美,提高审美情趣
插花艺术是一种审美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欣赏吊兰美的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关注花材的搭配、色彩搭配等,使他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学会欣赏。
(4)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吊兰插花艺术教案中班的开展,让孩子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活动中,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国插花艺术的悠久历史,让他们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吊兰插花艺术教案中班的开展,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传统文化教育,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丽华.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2):189-190.
[2] 张丽芳.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融入研究[J]. 艺术教育研究,2019(2):77-78.